記者3月15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銀河畫卷”巡天研究團組利用青海觀測站13.7m毫米波望遠鏡的CO巡天數據,首次比較完整地揭示了位于銀河系第二象限處的外旋臂的分子氣體結構。
據天文專家介紹,“外旋臂”是銀河系的一條主旋臂。在銀道坐標系的第二象限處,它大約距離我們約1.6萬至2.3萬光年。由于距離太遠,它的分子氣體信號十分微弱,以往的巡天只能探測到該旋臂上的極少數明亮的分子輻射。
“銀河畫卷”巡天研究團組利用青海觀測站13.7m毫米波望遠鏡在銀經100°至150°范圍內共探測到了457塊位于外旋臂上的分子云,其中332塊(約69%)為新發現的,分子云總質量超過300萬太陽質量。
該研究結果即將在美國的《天體物理學雜志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發表。
據介紹,正在進行的“銀河畫卷”巡天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靈敏度,大尺度以及無偏的CO分子譜線巡天。該項目對科研人員研究發現銀河系結構已取得多項進展,包括2015年公布的“銀河系新旋臂”的發現。
隨著該團隊巡天的繼續進行,銀河系結構的更多秘密將逐步被揭示。